- [返回列表] [ 发布:2010/6/8 12:04:27 ] [ 浏览: ] [ 字体:大 | 小 ]
- ERP中成本计算的重组和实现
引言
ERP(Enterpf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Gartner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管理概念。经历了从MRP(Material Resource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到闭环MRP(Closed—Material Resource Planning)到MRP(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再到ERP的发展历程。它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的是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产、销等因素)纳入管理范围合理配置。
一.成本计算的概念
成本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毫无疑问,成本已成为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环节的核心因素,产品成本的控制往往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的业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ERP中的成本会计管理子系统CAM(Cost Accounting Management)是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处理成本信息的手段,通过成本管理模型库、成本管理方法库和成本管理数据库的构建和应用收集、加工、存储和输出成本信息,有效地满足成本核算子模块、成本决策子模块和成本控制子模块等成本管理工作对成本信息的需求。
二.CAM的体系及计算方法
2.1 CAM成本体系
ERP采用的是标准成本体系.标准成本体系(Standard CostSystem)是20世纪早期产生并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标准成本体系的特点是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在成本发生前,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和反复测算,制定出未来某个时期内各种生产条件(如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能力利用等)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和基础。在成本发生过程中,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记录产生的差异,并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在成本发生后,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制订新的标准成本。
CAM子系统是将成本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改进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科学的成本管理过程。所以,可以说它是牵动其它子系统的一个主动脉,使各模块之间相辅相成。
图1 CAM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图
2.2 成本计算的方法
ERP成本计算方法是采用滚加法。滚加法是按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需求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次开始从低层向高层逐层累计。成本的发生和累计与生产制造过程同步,随着生产制造过程的进行,在材料、计划生产信息动态产生的同时,成本信息也随之产生,使得在计划!控制物流的同时,也控制了资金流,做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采用滚加法进行成本计算时,滚加的结构和依据就是产品的物料清单。在物料清单中,处于各个不同层次的物料项目的成本都包含本层发生的成本和低层累计的成本两部分。如图2所示滚加法对于成本分解较细.便于企业按不同要求进行汇总,对实行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都十分方便。
三.实际应用
3.1 应用举例
以在制成本和库存成本的计算为例。根据传统ERP设计的观点.在制成本应有别于库存成本而并人生产制造模块,但ERP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工艺流程为主导,提高生产的效率化和管理的明细化,基于现代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模式较传统的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生产制造流程中的部分因子已慢慢向其它工艺转移,所以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本文把在制成本计算并入库存成本管理中,重组计算步骤,使其合二为一。在制成本计算的一般性公式为,期初在制+在制投入(材料、人工、制费、加工卜在制转出=期末在制。
例如:某工单,预计生产成品A,投入材料为B,C,1B+IC一>lA,本期投料100B及100C,单价分别为50和60,工资率为$10Q/Il,制造费率为$500/ll,本期A成品入库50套,该工单本期耗用10h人工工时,该工单在制成本计算如下:
而库存成本计算的公式为,期初库存+采购入库+工单入库+杂项入库一工单发料、退料、返工一杂项发料一销售出库+盘盈亏+其他调整=期末库存。其关系如图4所示。
3.2 模拟仿真
种成品的库存和在制成本利用滚加法计算的结果。表1是所生成的阶段性成本统计的报表。其重组二者成本计算的伪代码如下:
统计本期入库金额(工单入库成本应由在制品转入,故加工费于本期投入人工制造费用计算时归入投入成本,再转入库;而委外退库亦由在制品转出)
统计其余费用的成本滦项成本)
计算所有出库成本及结存统计本期返工领取的金额(包括材料、制造、加工、人工和其他费用)
四.结束语
成本计算作业是ERP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信息时代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将产品成本由上向下逐层分解为底层外购件和自制零部件成本,分别计算各底层零部件的标准成本,由下向上逐层滚动累加各零部件成本,最终碍到产品成本。通过各项成本的明确化,能使企业快速准确掌握产品的成本,事先预测到成本的变动,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本文由互和公司经过多年在通用Excel平台上实践得出的总结,打破传统ERP设计时的模块分割观点.根据现代企业工艺流程的需要,大胆的把在制成本计算并入库存成本管理中来.并赋予实现。这种功能性的重组也得到了众多企业管理层的认可。